欢迎来到八方基因官方网站!
您的位置: 首页 > 遗传病 > 遗传性果糖不耐症(Fructose Intolerance, Hereditary; HFI)

遗传性果糖不耐症(Fructose Intolerance, Hereditary; HFI)

来源:遗传病 / 时间: 2024-11-27

遗传性果糖不耐受症(hereditary fructose intolerance,HFI)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果糖代谢病。是由于编码果糖-1,6-二磷酸醛缩酶B(fructose-1,6-bisphosphate aldolase,醛缩酶B)ALDOB 基因突变致B型醛缩酶缺乏,个体无法完全代谢果糖,导致底物1-磷酸果糖在肝脏、肾、肠中堆积,使肝糖原分解和糖异生受抑制而致病。表现为低血糖发作,如未能及时诊治,可导致严重肝病、低血糖脑病及肾损害,有潜在致命危险。

英文别称 : Fructosemia;Fructose-1-Phosphate Aldolase Deficiency;Fructose-1,6-Bisphosphate Aldolase B Deficiency;Aldolase B Deficiency;Aldob Deficiency

OMIM号 : 229600

遗传模式 :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

医学分类 : 代谢内分泌系统

相关基因 : ALDOB

遗传学

该疾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(AR),致病基因为ALDOB 。ALDOB位于9q31.1,基因全长约15.2Kb[3],含9个外显子,调控合成醛缩酶B蛋白,醛缩酶B由 364 个氨基酸组成,呈一个四聚体结构。目前已报道了 60 种 ALDOB 基因突变类型,其中该基因在欧洲人群中的常见突变是 p.Ala150Pro 和 p.Ala175Asp,c.324+1G>A 剪切变异常见于印度北部人群。

流行病学

欧洲人群中,遗传性果糖不耐受症在活产婴儿中发病率大约为1/20 000,携带频率约为1/70,非欧洲人群患病率估算为1/34 461,我国尚无流行病学资料。

临床表现

遗传性果糖不耐受患者的临床表现随年龄、接触果糖的量和时间而存在差异。一般而言,发病年龄越小,症状越重。经典型遗传性果糖不耐受患儿于 6 个月左右起病,通常在首次食用了含有果糖的食物,如水果、蜂蜜和某些蔬菜时发病。

另外,部分配方奶粉及加入甜味剂的药品中含有蔗糖、山梨醇等成分,在肝脏中水解为果糖,因此 HFI 也可以在新生儿及小婴儿添加辅食前发病。常见临床症状包括进食含果糖食物后出现低血糖发作,表现为恶心、呕吐、腹痛、腹胀、出汗、震颤、抽搐甚至昏迷。

如果诊断未明,患者长期慢性摄入果糖食物,除了低血糖表现外,会出现生长发育迟缓,肝肿大、腹水、黄疸及代谢紊乱,如低血糖、代谢性酸中毒、低磷酸盐血症、高尿酸血症、高镁血症、高丙酮酸血症。病情严重者出现多脏器损害,肝、肾功能衰竭,抽搐、昏迷,甚至死亡。在急性发作时,实验室检查会发现低血糖、低血磷和低血钾,同时伴有尿酸、乳酸、丙酮酸、游离脂肪酸和甘油三酯升高。慢性患者出现肝功能损害及肝纤维化的指征,包括血清胆红素,转氨酶升高,凝血障碍。尿液检查可见蛋白尿及果糖阳性。

治疗

虽然遗传性果糖不耐受尚无根治疗法,但是,饮食控制效果良好。一旦怀疑HFI,应立即严格限制摄入一切含果糖、蔗糖或山梨醇成分的食物和药物,可以用葡萄糖、麦芽糖和玉米淀粉等其他糖类替代果糖。对于急性期患者,建议住院治疗,静脉输注葡萄糖积极纠正低血糖;保肝治疗,包括输注新鲜冰冻血浆或血浆置换,改善机体营养状态,纠正出血倾向。纠正酸中毒;对于抽搐患者,应酌情使用镇静剂止惊。注意补充维生素,严密监测肾功能,特别是近端肾小管功能,预防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发生。

本病预后尚可,经正确诊断,严格的饮食控制,患者可获得正常的生长发育。加强患者及家长健康教育。一旦确诊,患者应终身佩戴标明医学诊断的标志。部分患儿经早期治疗,肝脏病变可以好转。

遗传咨询

高风险

定义:受检者男女双方均携带ALDOB基因的致病变异(双方的ALDOB基因检测结果均为阳性)。

风险评估:后代有25%的患病风险。

生育指导:自然妊娠——产前诊断——后期随访

辅助生殖——胚胎植入前单基因遗传病检测——产前诊断——后期随访

低风险

定义:下面情况中的其中一种:

(1)受检者男女双方中仅一方携带ALDOB基因的致病变异(仅一方的ALDOB基因检测结果为阳性);

(2)受检者男女双方均未携带ALDOB基因的致病变异(双方的ALDOB基因检测结果为均为阴性)

风险评估: 后代患病风险较小,但有可能为携带者。不排除后代因新发变异或是生殖腺嵌合导致疾病的可能性。

生育指导:自然妊娠——后期随访

参考文献

[1] OMIM:Online Mendelian Inheritance in Man(http://www.omim.org/)

[2] GeneReviews(https://www.ncbi.nlm.nih.gov/books/NBK1116/)

[3] Nucleotide(https://www.ncbi.nlm.nih.gov/nucleotide/)

[4]Orphanet(https://www.orpha.net/)

[5]《罕见病诊疗指南(2019年版)》

标签: 单基因遗传病

相关产品

在线客服
微信联系
客服
扫码关注公众号
电话咨询
返回顶部